放療患者皮膚反應護理的重要性
癌癥患者治療時放療是臨床常用方式,但是長期接受化療患者會出現(xiàn)皮膚反應,使患者出現(xiàn)“燒灼感、刺癢感”,也會導致皮膚破潰壞死,使患者的生理與心理痛苦進一步加深,皮膚反應明顯者也會喪失治療信心,會導致放療中斷,影響整體治療效果。研究發(fā)現(xiàn),放療治療期間加強護理干預,可減輕皮膚反應,更好提升治療效果。
一 皮膚反應有哪些?
二 該如何進行護理?
1.生活方面的護理
第一,照射野皮膚畫好后,囑咐患者不要私自進行涂改,即使線條模糊不清,也需與放射醫(yī)師溝通,使其重新描畫,確保照射部位的準確性。第二,每次放射治療前,囑咐患者將身上金屬物質全部取下,對因金屬物品被照射而產生的二級射線進行避免,從而使皮膚反應減輕。第三,囑咐患者保證照射野皮膚的清潔性,可用溫涼水沖澡,水溫不得過熱,不得使用肥皂,也不可進行擦洗。
第四,囑咐患者穿寬松、柔軟的衣物,使照射野皮膚不受機械物質刺激,如衣領、粗糙的磨損。第五,照射野皮膚出現(xiàn)痛癢時,不得大力抓撓,可輕輕拍打進行止癢,或涂抹嬰兒止癢粉。第六,放射治療結束后,不得急于洗去畫線,需讓其自然消退,尤其不可大力擦洗或采用洗滌劑擦洗,以免對皮膚造成損傷。第七,若放射治療后皮膚有變深現(xiàn)象出現(xiàn),囑咐患者不可采用美容、外力方式去除,而應該讓其自然消退。
2.用藥方面的護理
放療中后期,患者皮膚粘膜反應可能會加重,需給予一定的藥物干預,主要如下:第一,紅斑反應期,囑咐患者不可抓撓,可給予凡士林與氯霉素配制而成的藥膏,1天1至3次。第二,濕性反應期,直徑1厘米左右的小常水泡可不進行處理,對于較大的水泡,需于無菌狀態(tài)下穿刺抽皮液,隨后以凡士林紗布進行加壓包扎。如果患者有皮膚糜,F(xiàn)滲出、淺表處出現(xiàn)潰瘍,需施予暴露療法,在創(chuàng)面均勻噴涂療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此外,如果患者沒有感染出現(xiàn),可給予燒傷膏,1天2至3次,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感染,以總1:5000的呋喃西林與雙氧水進行涂抹,以實現(xiàn)感染的預控。
供稿:放射治療科二病區(qū) 席永霞
注: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