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數字解碼”重大研究計劃第一次前沿交叉論壇在青大附院(臨床醫(yī)學院)順利召開
2025年7月25日,由西湖大學醫(yī)學院主辦,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臨床醫(yī)學院)、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分子免疫學專業(yè)分會承辦的“免疫力數字解碼”重大研究計劃第一次前言交叉論壇在青大附院(臨床醫(yī)學院)順利召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基金會副主任張學敏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免疫力數字解碼重大研究計劃專家組組長、西湖大學副校長兼醫(yī)學院院長董晨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重慶醫(yī)科大學校長張澤民院士;北大醫(yī)療免疫學首席科學家、方域生物創(chuàng)始人韓健博士;以及基金委國際科研資助部副主任呂群燕,基金委交叉學科三處處長杜全生;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領導班子出席會議,會議開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講席教授陳洛南主持。
“免疫力數字解碼”重大研究計劃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設立的前沿交叉領域重大戰(zhàn)略項目,旨在通過多學科交叉融合與協同攻關,系統(tǒng)解析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生理與病理狀態(tài)下的多維信息網絡,建立可量化、可預測的免疫力數字化評估與干預體系,是生命科學與信息科學交叉融合的典范,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與應用前景。本次論壇以“數字解碼”為核心支點,正是匯聚數學的邏輯推演、信息科學的算法創(chuàng)新、生命科學的微觀洞察與臨床醫(yī)學的實踐智慧,為免疫學研究范式的變革注入“數字動能”,推動我們對健康與疾病狀態(tài)下免疫系統(tǒng)運行規(guī)律的認知從“碎片拼圖”邁向“全景圖譜”。
中國科學院院士、免疫力數字解碼重大研究計劃專家組組長,西湖大學副校長兼醫(yī)學院院士董晨在開幕式上詳細介紹了該重大研究計劃的總體目標與戰(zhàn)略布局。他指出,“免疫力數字解碼”計劃的核心,是力圖從數字的角度,為國家面臨的重大免疫性疾病和腫瘤性疾病繪制全景式、動態(tài)化的免疫圖譜,進一步推進了對免疫力疾病的認識,幫助臨床診斷更加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董晨院士表示,在青海這片承載著“兩彈一星”精神的熱土上啟動和推進“免疫力數字解碼”重大研究計劃,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他號召全體科研人員投身于這場解碼生命健康密碼的科技攻堅戰(zhàn)中,力爭在免疫學與信息科學交叉領域打造出屬于新時代、守護人民健康的“國之重器”。
青大附院院長樊海寧在致辭中向遠道而來的各位院士專家、各位學界同仁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表示,破解免疫密碼從來都不是一段孤軍奮戰(zhàn)的征程:它需要生物學家以敏銳洞察捕捉分子層面的細微變化,需要數據科學家以創(chuàng)新算法挖掘數據背后的隱藏規(guī)律,需要臨床醫(yī)生以實踐智慧架起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的橋梁,更需要工程專家以技術突破實現科研工具的迭代升級。此次論壇有幸邀請到一批在各自領域深耕多年的頂尖專家領航論壇,為大家?guī)碜钋把氐难芯砍晒、最深刻的學科洞見,讓我們以本次論壇為起點,攜手繪制免疫研究的“數字導航圖”,為攻克腫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等重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為全球健康事業(yè)貢獻“中國智慧”!
作為人類健康研究的“終極疆域",免疫力解碼正在經歷從定性描述到定量解析的范式變革。本次論壇特別設置“交叉研討”環(huán)節(jié),在特邀報告環(huán)節(jié),各相關領域專家從“數字解碼免疫力技術展望—兼談病原體智能識別系統(tǒng)”“解碼腫瘤微環(huán)境和異質性”“免疫組測序領域的國外現狀和關鍵難題”等方面帶來了精彩紛呈的思想碰撞和前沿分享。
張學敏院士在論壇中提出,復雜的免疫系統(tǒng)特性無法僅憑局部特征來推演,因此,深入理解免疫信號并在早期進行干預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他特別指出,免疫力疾病信號與器質性病變和臨床癥狀緊密相連,通過早期干預,可以有效改善肺結節(jié)等早期免疫力疾病的臨床預后。
張澤民院士則介紹了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的最新研究成果,強調免疫分型和免疫泛癌分析在腫瘤治療中的潛在應用。他表示,研究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將為未來的免疫治療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在論壇的另一場討論中,韓建教授探討了免疫學測序技術的現狀與挑戰(zhàn),特別是在多重PCR技術的應用上。他指出,多重PCR能夠為評估個體的免疫狀態(tài)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但仍面臨技術和應用的多重挑戰(zhàn),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
此外,青海大學高原醫(yī)學中心的烏仁塔娜教授在論壇中就“高海拔環(huán)境中人類的適應機制”進行了精彩的分享。她指出,高海拔環(huán)境的獨特氣候和氧氣缺乏情況對人類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是一個復雜的研究課題,采用多組學方法可以幫助揭示高原人群的適應機制,為免疫學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路。
論壇期間還有許多其他領域的專家進行了精彩的報告,涵蓋了免疫學研究的各個前沿方向。每一位專家的報告都為與會者帶來了寶貴的學術啟發(fā)和實踐經驗,進一步推動了免疫學科的深入發(fā)展。此次論壇的順利召開,為免疫學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寶貴平臺,也為學者們提供了探索免疫學新前沿的機會。各位與會專家一致表示,數字化技術與精準醫(yī)療的結合,將成為未來免疫學研究和臨床應用的重要方向。
供稿:宣傳部 雷延暉/2025級博士研究生 鐵成煒
攝影:郭占昊
視頻:黃錦匯
- 上一篇:家門口看名醫(yī)!國內頂級心外專家團8月8日蒞臨青大附院坐診及開 2025/7/28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