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治療一例罕見的以綠色瘤為首發(fā)癥狀的兒童白血病之患兒護理體會
白血病是兒童常見的惡性腫瘤,一般表現為發(fā)熱、貧血、出血、組織細胞浸潤等,綠色瘤表現極為罕見。綠色瘤別名粒細胞性肉瘤,系髓性白血病的異常白細胞在骨膜下或軟組織內所形成的一種局限性浸潤。因其顏色淡綠,腫塊呈圓形隆起似瘤,由此得名。綠色瘤以中樞神經系統、眼眶和骨髓最常見。在眼眶多為雙眼同時或先后受累,但也可在相當長時間局限于一側眼眶,典型表現眼球突出、眼眶腫物,是由于眼眶內組織受白細胞浸潤導致眼球突出,有時浸潤形成局限性腫塊,位于眼眶淺部或眶部附近可觸及質地堅硬的結節(jié)狀腫塊,眼瞼腫脹且呈淡綠色,腫塊發(fā)展異常迅速,短期內可填滿眼眶,可累及鼻竇及顱腦。與眶骨緊密相連,不能移動,無壓痛,發(fā)生眼偏位偏斜或眼球活動受限及眼球疼痛等。腫塊皮膚表面也有綠色的色素沉著。病程后期累及全部重要臟器及四肢骨骼;晚期常因貧血感染衰竭而死亡。病變位置多位于眶外上部,可合并眼瞼皮下,結膜或眼底出血,可有肝、脾、淋巴結腫大。
近日,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兒科收治了一例以綠色瘤為首發(fā)癥狀的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患兒。患兒基本信息:小穆,男,3歲,家長代訴“雙眼外凸20余天”,以“白血病 綠色瘤 支氣管炎”收住。
耐心護理 以細節(jié)安撫患兒及家屬
責任護士薛晶接收3歲的綠色瘤患兒小穆,骨髓涂片檢驗診斷為急性髓系白血病。憑借多年的護理經驗,薛晶意識到護理工作的艱難:吵鬧的幼兒、脆弱的血管、著急的患兒父母、即將開出的一系列檢查……薛晶并不急于為小穆執(zhí)行各項護理及治療,只是輕輕的撫摸患兒,想著法逗他玩,指導家長熟悉病區(qū)環(huán)境,消除了患兒及家長對環(huán)境的陌生。
用心聆聽 化解醫(yī)患之間溝通障礙
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及化療后患兒可能出現的一系列毒副反應,小穆的父母應接不暇,顧慮重重。當小穆的父母對是否讓他接受化療舉棋不定的時候,責任護士薛晶來到小穆父母身邊,熱情介紹自己,關切地詢問他們的感受,鼓勵他們勇敢的說出自己的顧慮。他們說出了自己的擔憂,薛晶肯定了他們的想法,也提出一些他們沒有考慮到的因素,還與他們分享了類似病例和化療的優(yōu)點,漸漸取得了他們的認同,最終接受化療。
以愛感人 給患兒及家屬戰(zhàn)勝疾病的力量
為了讓小穆減輕疾病及化療帶來的不適,病區(qū)的護士想盡各種辦法逗他玩,為他買來圖書與畫筆,帶來各種好玩的玩具。責任護士天天輕柔的為小穆做好口腔、會陰、皮膚等各項基礎護理,在穿刺技術上也做到一針見血。對于小穆的眼睛,兒科在護理上也是很精心,密切的關注小穆的病情變化及各項檢查報告單,及時告知患兒家屬并交代注意事項,鼓勵小穆父母一定要打起精神,同我們一起幫小穆度過難關。
“三分醫(yī)療,七分護理”。雖然護理工作是忙碌而又瑣碎的,但是護士責任包干制的開展極大地提高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經過7天化療后,小穆左側眼眶綠色瘤癥狀大大改善,小穆的父母記住了護士、也認可了護理工作!希望兒科孜孜不倦的努力,細致入微的生活護理,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嫻熟的操作技巧,換得小穆早日康復!
供稿:兒科 薛晶\相海峨
- 上一篇: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治療一例罕見的以綠色瘤為首發(fā)癥狀的兒童白血病 2019/10/31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