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腎臟,人人擁有腎臟健康——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腎病科召開腎友會
3月12日,世界腎臟日,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腎病科召開腎友會,在新冠肺炎疫情時期以別樣的形式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
今年是第十五個世界腎臟日,主題是——人人可享、處處可及,從預防到診治,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關注并重視腎臟健康。在我國,腎臟病患者已接近1.32億,為幫助大眾進一步了解腎臟病,預防腎臟病的發(fā)生以及防止其加重,更是刻不容緩!慢性腎臟病患病率高達10.8%,影響全世界約8.5億人,預計到2040年,它將成為危害全球人類健康的第五大殺手!為提高人們對慢性腎臟疾病及早期檢測和預防對延緩慢性腎臟病的重要認識,國際腎臟病學會和國際腎臟基金聯(lián)盟聯(lián)合提議設立,將每年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四定為世界腎臟日。
“讓患者遠離病痛,恢復健康”,這是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腎病科主任梅峰的內心祝福,同時要求大家用精湛的醫(yī)術和辛勤的汗水滋潤患者生命的沃土,也希望通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患者遠離不良生活習慣,人人擁有健康的體魄,更加感到生命的可貴。副主任陳碧琴在會上表示,門診醫(yī)務人員要發(fā)揮專業(yè)特長,做好慢病管理及宣教,延緩腎功能衰竭,使患者切身收益,從而提高患者依從性,讓他們擁有腎臟的健康。
巴應貴副主任從藥物充分準備的角度講到,腎功能受損后,有些患者會有并發(fā)癥產生。腎臟的許多功能要靠藥物維持,比如說,腎性貧血,腎臟促進造血的功能靠愛瑞卓,促紅素和鐵劑的維持,高血壓靠降壓藥的維持,鈣磷代謝功能靠活性維生素D等藥物的維持,所以千萬不可擅自停藥,從而很好地改善腎臟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腎病科副護士長宋生梅提出,慢性腎臟病患者是個特殊群體,他們自身抵抗力減弱,比正常人易感染,還有一些腎病患者正在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免疫功能受抑制,更容易發(fā)生感染。再加上疫情時期,患者普遍存在恐慌心理,針對這些問題,她指出首先要加強防護,千萬不要聚集,盡量不外出,出門戴口罩,平時勤洗手,定期開窗通風,腹透患者嚴格無菌操作?傊瑐人防護一定要比健康人更嚴格,再小心都不為過。
她還從飲食上講了腎友要合理搭配營養(yǎng),腎功能受損的患者,要低鹽低脂優(yōu)質低蛋白飲食,通俗的說就是清淡飲食。食物多樣,以谷類為主,粗細搭配,多食蔬菜水果,搭配肉魚蛋、奶類、大豆,限制水鈉攝入等。這次疫情,大家感悟最深的就是:疾病的治愈——自身的免疫力是最好的特效藥,保持樂觀心態(tài),我們一定能戰(zhàn)勝疾病!
腹透護士嚴兆娟為廣大腎友講到,慢性腎臟病可以通過早期預防、早期診治得到控制,延緩終末期腎病的進展。結合今年腎臟日的主題“人人可享、處處可及——從預防到診治”,腎病科全體醫(yī)護人員面向社會呼吁,早防大于晚治、以提高全民健康認知。讓人們了解腎病、重視腎病、遠離腎病。
最后,專職腹透護士劉海霞在講到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階段腎病患者的注意事項時,她強調患者不可聚集治療的重要性,對住院腹透患者及家屬進行了一對一強化宣教及再培訓,并針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做了全面分析、細心講解。本次居家腹透患者也體現出了很大優(yōu)勢,若患者出現任何不適,可通過微信平臺、語音對話、APP軟件等互聯(lián)網系統(tǒng)溝通,很大程度上杜絕了患者來回住院增加感染的概率,大大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依從性。
生活不斷給我們打擊,腎病不期而遇,沒有人愿意承受這個殘酷的考驗,但既來之則安之,疫情之下更要關注腎臟健康,把心態(tài)調整到最好,共同努力,護衛(wèi)腎臟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供稿:腎病科 宋生梅/劉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