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如何與家人“和平共處”
1、乙肝平時怎樣傳播?
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睡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等均具有傳染性。
(1)有乙肝帶病母親在產前、產期和產后直接傳染給嬰兒;
(2)經血液感染,如輸注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用污染的注射器注射而感染;
(3)通過精液或白帶感染;
(4)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傳播,如破壞的皮膚接觸了病人的血液而感染者等。
2、哪些人最容易染上乙肝?
感染高危險人群包括:乙型病毒母親的嬰兒,共用針筒的吸毒者,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家庭成員和多性伴侶。其他危險人群有:集體生活的人群,直接接觸血液的醫(yī)務人員和實驗人員。
3、乙肝有哪些癥狀?
一般有胃口差、肚子隱痛不適、惡心、嘔吐,有時有關節(jié)炎和皮疹,尿色變深、皮膚黃膽發(fā)燒或輕度發(fā)燒,約有三分之一的乙肝病人逐漸轉為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或肝硬化,少數(shù)病人可轉變?yōu)樵l(fā)性肝癌。
4、如何預防乙型肝炎?
(1)不要輸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
(2)不要與感染者有婚前或婚后性行為,必要時采取隔離措施,不賣淫嫖娼;
(3)乙肝帶毒母親預防自己孩子染上乙肝的最好方法,是新生兒出生后馬上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在1個月、2個月及7個月和12個月時注射一支乙肝疫苗。如果沒有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高劑量的乙肝疫苗效果也很好。方法是在出生24小時內,生后1個月、6個月各注射乙肝疫苗;
(4)注射乙肝疫苗預防針。孩子一出生就應該注射乙肝疫苗,所有沒有注射過乙肝疫苗的人(已經感染的人除外)都應請再次注射。
5、乙肝病人如何與家人“和平共處”?
(1)如身體某部位輕微受傷、皮膚發(fā)炎或鼻子出血時盡可能自己處理,在未到醫(yī)院治療之前,接受家人或同事的處理時,應盡量防止血液和分泌物和他人接觸;
(2)專用刮臉刀、牙刷等日用品,不可與他人互借公用;
(3)對嬰幼兒不能直接用嘴喂食或親吻;
(4)處理月經后的手應用流動水沖洗10分鐘,月經紙要燒掉;
(5)如有染有血液的衣物,可用稀釋的家用漂白水浸半小時(1份漂白水加49份清水)然后再如常清洗。若家具或廁板被濺污,可用家用的漂白水消毒,抹后再用清水洗凈;
(6)大小便后要用流動水沖洗數(shù)分鐘,乙肝病人如果及時注意這些事項,完全可以和家庭成員和同事“和平共處”。
注: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 上一篇:疫情防控期間,到醫(yī)院就診需要注意的那些事兒 2020/11/19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