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中醫(yī)科為您做好預防保健支招
中醫(yī)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于中醫(yī)“疫病”范疇,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病位在肺,基本病機特點為“風、熱、濕、毒、瘀”。根據(jù)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在廣東省的流行病學特征、臨床癥狀表現(xiàn)及病情發(fā)展特征,符合中醫(yī)“疫病”或“溫病”的特點。我們地處嶺南,氣候多潮濕,疫癘之氣容易兼夾濕熱,首先侵襲肺衛(wèi),尤其是素體脾胃虛弱者;若正不勝邪,邪毒入里化熱,傷津耗液,甚者灼營動血,直傳心包,發(fā)為危候。本病病因在于濕熱疫毒,病理特點為“濕、熱、瘀、毒、虛”。預防新冠肺炎,重要的是守護正氣,黃帝內經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是最基本的預防要點。所以生活中應注意選擇顧護正氣一類的食物,忌吃破氣耗氣之物。在飲食中應做到忌進食生、冷、粘、膩類食物。以下為可用于平時預防保健的方法。
一、食料藥膳
1、黃芪靈芝茶
原料:黃芪15克,赤靈芝15克,大棗15克。
做法:上藥加水煎煮30分鐘后飲服,可反復煎泡代茶飲用。
功效:補氣強身,扶正御邪,提高免疫力。適用于氣虛體弱,氣短自汗,脾虛泄瀉,食欲不振,反復感冒等癥者。
2、玉屏風茶
原料:黃芪10克,白術、防風各6克。
做法:上藥洗凈,加水煮開,悶泡15分鐘即可,代茶飲。
功效:實衛(wèi)固表,益氣止汗,提高免疫力。用于平素氣虛,免疫力低下,易于感冒者
二、艾灸預防
1、艾灸穴位
取穴:大椎、足三里
方解:大椎位于在后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為督脈俞穴,督脈為“陽脈之海”,可抵御邪氣、疏散表邪,解肌清熱;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脛骨嵴外1橫指處,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胃,促進消化吸收,強壯身體,增強抵抗力。
方法:施艾條回旋灸法,每穴施灸15~20分鐘,每日灸1~2次,灸至皮膚紅暈或呈鮮紅色為度;亦可施艾條雀啄灸或溫和灸,方法同上;或施溫灸盒灸,每次施灸20~30分鐘,每日治療1次。
三、香囊驅疫
四、預防保健
1、八段錦
八段錦可同時調整五臟六腑功能,提高身體素質,增強防病抗病及抗衰老的能力。
每日可將全套八段錦完成2-3次
2、穴位按摩
可按摩風池、曲池、內關、合谷、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等穴位進行保健,按摩順序為從上到下,每個穴位每次按摩3-5分鐘為宜。
供稿:中醫(yī)科
- 上一篇:燙出來的癌癥太冤,別再勸人”趁熱喝” 2020/4/14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