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怕冷啥原因
“自從生完孩子后,我特別怕冷,大夏天都得穿兩件衣服,雙腳經常一整晚都是冰涼的,夏天很熱的時候手也是冷的,稍微冷一點就得戴帽子!29歲的市民劉女士說,以前她是家里的女強人,自從生完孩子后覺得身體大不如前,動不動出很多汗,四肢冰涼,受不得一點冷。
據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科主任、教授楊如意介紹,不少婦女產后會出現(xiàn)怕冷、惡風、多汗、肢體關節(jié)酸楚、疼痛、麻木等不適,嚴重者影響日常生活。中醫(yī)稱之為產后風,又叫“月子病”。是婦女由于分娩失血,耗傷精力,百脈空虛,筋骨腠理大開,身體虛弱,風寒侵入而致。在產后恢復期后,筋骨腠理合閉,使風寒之邪伏入體內,是產后風難治的原因。
產后,構成骨盆的關節(jié)及身體的所有部分處于松散狀態(tài)。因為各種身體變化及分娩引起的體力損失、出血等癥狀,產婦需要6周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的身體狀態(tài)。如果這期間調理不當,就可能承受產后風的折磨。高齡分娩、難產、剖腹產、多次流產的產婦更易患產后風。
產后怕冷怕風主要因產后血虛腎虧,經脈及胞脈失養(yǎng),或因起居不慎,感受風寒濕邪,痹阻經絡所致。因此產后當注意避風寒,不要過度疲勞,出汗時盡量不要吹風,居處宜溫暖干燥。平時要加強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預防感冒受邪。另外,要保持心情開朗、情緒穩(wěn)定,不生氣,不著急。
楊如意說:“產后怕冷怕風的癥狀須與風濕病和類風濕病相鑒別,及時到醫(yī)院檢查,排除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中醫(yī)藥主要從血虛、腎虛、血瘀和感受外邪等幾方面進行辨證治療,可取得較好的療效。
血虛的表現(xiàn)為,產后通身關節(jié)疼痛,肢體酸楚、麻木,面色萎黃,肌膚不澤,頭暈心悸,氣短懶言,舌淡紅,脈細無力,可選用養(yǎng)血活絡之中藥口服;腎虛為產后腰脊酸痛,腿膝乏力,或足跟疼痛舌淡紅苔薄,脈沉細,選用補腎中藥口服;血瘀的情況是產后全身關節(jié)酸痛或疼痛較劇,關節(jié)屈伸不利,惡露下行不暢,下腹疼痛拒按,舌紫,脈弦,治療上要活血化瘀;感受外邪使得患者全身骨節(jié)疼痛,伸屈不利,或痛無定處,或劇痛如刺,或肢體腫脹沉重,可選用祛風除濕方法治療。
楊如意建議,不可盲目應用偏方治療,如果出現(xiàn)以上癥狀,應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供稿:中醫(yī)科 楊如意
注: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