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夏季飲食調養(yǎng)
夏季為一年之中最熱的季節(jié),這個季節(jié)人體消耗最多,消化功能也隨之會大大降低,食量減少。在飲食方面不宜太過油膩,油膩容易助濕化熱,同樣也不要食用過多生冷的食物,因生冷容易損傷脾陽,尤其是中老年人的脾胃大多虛弱,這樣可能會影響脾的運化與轉輸功能。很多人到夏季體質也有所下降,出現(xiàn)“無病三分虛”的現(xiàn)象。因為酷熱的天氣使人體排出很多汗,從而消耗大量的體液,同時也消耗掉了各種營養(yǎng)物質,所以人很易感到身體乏力而且口渴。這種耗氣傷陰的表現(xiàn),則會影響脾胃的功能,導致食欲減退,消化功能下降,在夏季許多人表現(xiàn)為氣虛或氣陰兩虛。由此可知,夏季進補也非常重要。
無論食補或藥補的補品,其補性均應較為平和與清淡。中老年人的生理機能逐漸衰退,需要膳食安排得當,一般要求食物多樣化,選擇易于消化食物,多食低糖少鹽食物。由于夏季陽氣盛而陰氣弱,所以應當少吃辛辣甘燥烈之食品,以免太過傷陰,應多吃甘酸清潤的食品,如綠豆、西瓜、烏梅等!额U身集》中說:“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密冰、涼粉、冷粥”,過分飲冷則會讓腹中受寒,引起腹痛、嘔吐、下痢等胃腸疾患,對于年老體弱者這點尤其重要。中老年人于夏季極容易傷津耗氣,氣隨津脫,進而導致氣津兩虛。其陽氣虛表現(xiàn)為身汗肢冷,疲乏懶言,食欲缺乏,大便稀薄,舌淡脈弱;陰血虛則表現(xiàn)為五心煩熱,午后潮熱,心悸不眠,頭暈目眩,脈細苔少等。
所以夏季中老人在進補時,既要做到健脾養(yǎng)胃,促進消化吸收功能,又要解暑散熱,生津止渴,避免暑毒。進補食物宜少量、清淡、可口。在盛夏時節(jié),中老人可常吃些清熱降暑,調養(yǎng)腸胃的藥粥和菜肴,這對中老年人安度盛夏大有裨益。從中醫(yī)養(yǎng)生和食療補益角度看,應遵循下面的原則:
一、清心祛暑,清熱解毒
中醫(yī)認為,夏季歸五臟屬心,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可以多吃些小麥制品,此外還可以適當多吃些豬肉、李子、桃子、菠蘿、橄欖、芹菜等。中醫(y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夏季可以多食些性寒涼味酸之食品,而應盡可能的少食溫熱食品,生冷不可過度,以免損傷體內正氣從而誘發(fā)疾病的產生。
二、清熱利濕,生津止渴
夏季酷熱高溫,人們多喜冷飲,飲水也相對較多,這樣容易導致濕氣侵入體內。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讓人的運化功能出現(xiàn)障礙,導致食欲缺乏。中醫(yī)認為,長夏于五臟中歸于脾,過濕則不利于脾,因此在飲食上應清補。日常生活中,應適當多吃些甘涼或甘寒食物。
三、健脾養(yǎng)胃,補氣益陰
因夏季人體津液消耗比較多,此時又是暑濕并重的時期,人體消耗增大。所以人體既要補充營養(yǎng)物質和津液,又因暑濕氣候引發(fā)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因此,飲食上應以健脾養(yǎng)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又可以促進食欲,容易消化的膳食為主。
供稿:中醫(yī)科 段凌燕
注: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 上一篇:青大附院泌尿外科成功舉辦第一屆造口陽光之家活動 2024/6/27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